发布日期:2025-10-13 17:00 浏览次数:次
百色林地面積4307萬畝,森林面積4120萬畝,森林活立木蓄積量1.64億立方米,三項指標均位居廣西第一,是祖國南疆生態屏障的重要“綠線”。近年來,百色市牢固樹立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探索“守護綠色生態”與“合理利用綠色資源”的平衡,讓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相互促進,深入探尋綠色變革的奧秘,讓“林海”逐步轉變為實實在在的“金山”,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2024年,百色市林業產業總產值突破850億元,實現了“金線”與“綠線”的雙線並行,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齊頭並進,交出了一份林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答卷。
油茶是百色主要的傳統特色經濟林,具有種植歷史悠久、產業基礎厚實、區位優勢突出等特點,是百色特色林業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百色的生態建設、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百色市的油茶種植規模、油茶籽產量和產值均位居廣西第一。全市油茶種植規模達240.5萬畝,投產面積超過170萬畝。2024年,油茶籽年產量為15.2萬噸,綜合產值達50億元,堪稱名副其實的“金山銀山”。
政策激勵,促農增收。百色市堅持將政策扶持和資金保障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整合各類資源,全方位保障油茶產業的發展。市本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2024年,百色市獲批中央財政油茶產業發展示范獎補項目,獲得中央財政補助資金6億元、自治區財政補助資金1億元。平果市、靖西市出台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縣級財政對油茶新造林按1000元/畝給予補助,對低產林撫育改造、截干更新按100元/畝給予補助,進一步激發了各類經營主體發展油茶的積極性。
創新模式,以短養長。百色市借鑒林下經濟種植經驗,積極推廣“油茶+N”復合經營模式,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產業與油茶進行融合發展,形成了以耕代撫、以短養長的良好模式,有效提升了林地產出效益。2022年以來,先后啟動了“油茶+桉樹”“油茶+茶葉”等多種經營模式,累計完成油茶復合型經營面積2.3萬畝。該模式成功破解了油茶種植見效慢、管護成本投入難的問題,切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保障了持續穩定的增收。
示范帶動,互惠共贏。重點扶持龍頭企業、村集體、油茶專業合作社以及能人帶動農戶創建油茶高產高效示范基地,推動油茶經營方式向規模化、集約化、標准化轉變。目前,全市已建成連片500畝以上的油茶示范基地91個,面積達15.6萬畝。發展油茶的村集體由2018年的30個增加到目前的364個,種植油茶規模由0.2萬畝擴大至4.15萬畝。投產后,僅油茶一項每年就能幫助每個村集體經濟增收3萬元以上,村級集體經濟的自身“造血”功能不斷增強,助力鄉村振興。
2025年,百色市將繼續增強油茶、八角特色林等產品的供給能力,推動八角低產林改造、林下經濟復合經營等特色產業的發展,計劃完成油茶新造林5.06萬畝,實施低產林改造10.3萬畝,建設水肥一體化設施6.89萬畝。同時,抓好國土綠化工程的實施,目標在2025年完成“雙重”項目造林任務15.1萬畝,植樹造林75萬畝,實施森林撫育292萬畝,持續保持百色連續12年造林面積領跑全區,讓綠水青山產生更加顯著的經濟效益。
優良種苗是林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基。百色市緊抓新一輪國有林場試點改革的機遇,充分利用國家政策,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持續發揮林場的“造血”功能,做優做強種苗業,擴大造林規模,創建特色示范基地。
2023年,百林林場啟動建設林木繁育馴化中心,打造集科研、生產、示范於一體的現代化種苗基地。通過廣泛收集本地及區內外的高價值珍稀優良林木品種,積極開展繁育、馴化與整合開發工作,輻射开云网页版 开云kaiyun帶動周邊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該中心已成功培育約8萬株苗木,主要包括黑格、鐵堅油杉、南酸棗等12個鄉土珍貴樹種。林場加強與自治區林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爭取上級科技項目資金,高效推動良種基地的建設。近10年來,累計投資1200萬元,先后建成桂西南地區最大的馬尾鬆二代種子園、國內首個黑格初級種子園等基地,為推進林木良種化進程發揮了積極作用。黑格又名“香合歡”,是優質的家具用材,市場需求旺盛。近年來,野生資源已十分稀有,僅在公益林區、保護區有少量自然群落分布。為有效保護和發展鄉土珍貴樹種,2017年,林場開始建設國內首個黑格初級種子園,規模達150畝,收集了廣西林科院與林場聯合從廣西、海南選育的150個黑格一代優樹無性系,園內黑格數量共3070株,年產種子100斤。2022年,該園獲評自治區級重點林木良種基地﹔2024年,兩個黑格品種通過良種審定,不僅為百色的生態造林提供了優質種源,也為桂滇黔三省(區)的人工造林供應了良種。
為填補百色長期缺乏鄉土樹種繁育基地的空白,保障本地區乃至西南地區優質鄉土樹種苗木的供給,2024年,百林林場投資1092萬元啟動建設規模為100畝的鄉土樹種保供繁育基地。作為林場改革的核心內容,該基地建成后年產能將超過300萬株優質苗木,將成為集林木種質資源收集、保存、研發、推廣於一體的綜合性平台。
百林林場通過建成百色首個林木繁育馴化中心和鄉土樹種保供繁育基地,建設林木良種基地750畝,累計完成優質苗木培育150余萬株,完成營造林4.6萬畝,其中場外造林2.3萬畝,總林木資產評估值達2.96億元,2022年上劃市級平台公司3.79萬畝,為財政創收2億元。百林林場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國有林場改革試點單位,獲批建設百色市首個林木培育與利用技術創新中心,成功創建自治區級壯美林場。
農林產开云网页版 开云kaiyun品種植是林業的根基,而林木加工則賦予了種植成果新的價值與形態。“十四五”期間,百色市扎實推進綠色千億元林業產業的發展。自治區級重點產業園區百色現代林業產業園吸引了多家木材加工、家具制造等領域的龍頭企業入駐。百色市千億木業公司是園區內首家投產運行的企業,2022年建成第一條生產線並投入生產,現已實現年產能8萬立方米家具板及8萬套板式家具,產品主要銷往雲貴川等省區。。
近年來,百色市持續推進現代林業產業園區的建設,8 個園區平台建設趨於完善,承接了新型綠色家居制造業的轉移,打造了百色木材加工全產業鏈。2024年,全市林業二產產值196億元,同比增長14.0%。2025年,百色市將聚焦板材加工、成品家居、全屋定制、智能家居等領域,推動家具家居產業向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品牌化發展。同時,還將發展特色林產品的精深加工,加強品牌打造。
圍繞“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兩條主線,百色市將在現有基礎上提質提升,重點打造林業生態旅游和森林康養、家具家居、木本糧油、林下經濟、香料香精、花卉苗木等區域性林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現代林業服務業,打造全季旅游格局,通過“三產”融合發力,力爭在2025年,林業特色產業集群總產值突破900億元,讓百色木材真正成為綠色智造的代名詞。
當“綠線”延展為堅實的生態屏障,“金線”升華為強大的產業巨龍,百色市正以“林”為筆,精心擘畫著山川與高質量發展的共生畫卷。(鐘永鋒)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